所謂中耳積液是指在耳膜完整的情形下中耳腔聚積有液體,依發病年齡可分為兒童型及成人型中耳積液兩種。
原因
兒童中耳積液之發生率很高,好發於3 ~ 6 歲的兒童,常併發於急性中耳炎或上呼吸道感染之後,其他可能的原因還有過敏、免疫機能障礙、腺樣體增生、鼻竇炎、胃食道逆流及耳咽管機能不全等。成人中耳積液的常見的原因則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氣壓傷害及鼻咽癌。
症狀
中耳積液病人常會表現出聽力障礙及耳朵悶塞感。若兩耳同時發生,則病童可能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力降低、看電視時太靠近電視或音量開得較以前大聲。
檢查方法
可以直接以耳鏡檢查耳膜、或使用鼓室圖、聽力檢查等。
治療
初診斷為中耳積液者,治療以口服抗生素為主,另外加上鼻部、鼻咽部的局部治療,療程為 2 ~ 3週,必要時可延長。但若中耳積水持續存在 3 個月以上,則應考慮中耳通氣管置入手術治療,中耳通氣管放置後 3-18 個月內會自動脫落。鼻咽腺樣體肥大或常復發者,可以在放置中耳通氣管時合併進行腺樣體切除手術,以避免中耳積液復發。
成人中耳積液,多是發生在嚴重的上呼吸道感染之後,除抗生素治療外,也必須同時給予鼻腔及鼻竇之局部治療。若治療 1 ~2 週後症狀仍未消除,可進行中耳穿刺抽吸,大多病例會恢復正常。
壓力性中耳積液多發生在劇烈氣壓變化如乘坐飛機或潛水後因氣壓傷害所引起,又稱氣壓損傷性中耳炎,治療可採用鼻咽部耳咽管通氣治療,或直接由鼓膜穿刺,預後大多良好。
鼻咽腫瘤可造成耳咽管功能不良而導致單側中耳積水,所以發現有成人中耳積水時必需要檢查鼻咽部位是否有異常。
此外,鼻咽癌 1/4 病人於放射治療之後也容易產生頑固性中耳積水,治療以反覆鼓膜針刺抽吸為主,也可嘗試以鼓膜通氣管置入手術治療,但容易導致持續性耳漏之後遺症。
預防
預防感冒可避免中耳積液之產生。一旦出現感冒症狀,應迅速就醫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