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氏病 (Parkinson's Disease) 是一種中腦的漸進性退化疾病,會導致患者的運動協調機能異常,主要發生於 50-60 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沒有性別、人種及地域的差異。本院根據健保資料庫加以分析,發現目前全台約有 5 萬名病患,即每 10 萬人中就有 200 人罹患此病,而且每年約新增 6,000 名病例 。
病患的臨床表現以動作障礙為主,70-80% 的患者在發病初期有單側手腳的靜態性抖動;到了中期,抖動會擴大至雙側手腳,合併肢體僵硬、動作變遲緩,姿態漸漸不穩或失去平衡感,行走困難甚至臥床。
這些運動障礙的症狀合稱為帕金森氏症 (Parkinsonism),也可見於腦中風、頭部外傷、藥物中毒及精神異常的病人或其他腦退化性疾病。然而,典型的帕金森氏病專指發生於中腦基底核,由於缺乏神經傳導介質多巴胺 (Dopamine) 而導致的疾病,它與上述非典型疾病的致病原理與治療方法不同,治療效果與預後也相差很大,常造成患者、家屬甚至非專業動作障礙醫師的錯誤認知。
治療方法 -
用藥日久失效,常需考慮手術
帕金森氏病在初期即須接受規則性藥物治療。通常在藥物治療 5-7 年後,病情會快速惡化,並逐漸出現藥效明顯縮短、無效或產生嚴重的藥物副作用,例如暈眩、嘔吐、動作機能時好時壞,或者手腳不受控制的異常抖動現象。此時必須考慮更積極的「開腦」手術,否則到了晚期,患者不但四肢扭曲,甚至會完全喪失自我照顧的能力。
腦外科手術的原理是破壞或校正腦部的視丘核、蒼白球或視丘下核之間的神經協調網路,破壞或校正視丘核僅能抑制顫抖現象,但後兩核的校正可改善前述 3 種運動障礙。
傳統燒灼手術是利用腦立體定位手術的微創手法,在病患的腦深部的神經核插入電針,經神經生理檢查確定位置後,再通電來燒毀神經核。加馬刀放射手術於 20 年前提出,現已幾乎被放棄。這兩種手術治療的效果有限,但是腦的傷害範圍無法預期,最令人詬病的是只能執行單側手術,否則可能引發的精神混亂或發音困難等副作用,相當嚴重且完全不可復原。
腦晶片刺激療法 -
研究證實效果好,可提高生活品質
目前被全世界認可的是腦深部晶片刺激療法。近年來,科學界加緊努力但仍然停滯在研究室的基因或細胞治療,則是患者的希望所繫。
「腦晶片刺激治療法」於 1987 首先由法國 Benabid 教授提出,是利用類似燒灼術的目標核與手法。病患在局部麻醉下,分別在兩側腦深部核先插入細小電針,經由神經電生理檢查確定位後,再置換電針為含電子晶片的電極,另端接到胸前皮下的電池。
這種手術的準確度誤差可低於 1 厘米,傷口很小、總出血量少於 10 cc,也適合施行於老人或身體虛弱的病人。術後,醫師可透過體外控制器,依病患生活習性與需要來調整通電的參數,導正神經傳導迴路異常,並可減少口服藥量,因此藥物的副作用可改善或完全消失。最重要的是,此治療法必須在有通電的情況下才能產生療效,因此必要時可調整參數或關閉電源以避免併發症。
2006 年,Kleiner-Fisman 等學者收集自 1993 年發表的 37 篇論文,進行統合研究,以國際通用的評量表 (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簡稱 UPDRS) 分析手術前後 1 年的成效,結果如下:日常生活改善 14%,運動機能可進步 28%,用藥可減少 56%。Williams 等學者於 2010 年發表在英國 13 個醫學中心的隨機分配比較性研究,共收集 366 名患者,經 1 年追蹤後,「藥物加手術組」比「純藥物治療組」的生活品質明顯改善,且減少用藥量達 34%。
臨床績效 -
治療後追蹤 1 年,顫抖症狀顯著改善
我們自 2004 年 5 月起率先在中台灣引進此療法,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現已成為國內第 2 大治療中心。有 65 位患者至少接受 1 年以上的追蹤,整體而言,術後每日用藥可減少 30% 以上,整體 UPDRS 進步 30%,日常生活改善 20%,運動機能可進步 30%。其中又以顫抖的進步最顯著達 70%,僵硬與動作遲緩或困難改善約為 40%,行走能力進步約 20%。
一般神經外科 主任 邱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