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成「全人健康」之目標,中醫大附醫於2015 年起成立「健康促進委員會」,下設「社區營造推動小組」負責推動健康營造計畫事務,每年擬訂工作計畫,服務區域涵蓋臺中市、南投縣、彰化縣、苗栗縣、雲林縣等5 縣市。
社區健康營造計畫與當地衛生所長期合作,參考國民健康署之「高齡友善城市」、「預防及延緩失能之長者功能評估服務試辦計畫」,並依各區目標規劃發展推動亮點,以推動「失智症」和「肌少症」預防為主。榮獲112 年度臺中市高齡友善城市及社區健康營造推動績優單位,為唯一獲獎之醫學中心。
長照2.0 是以長者熟悉的社區和居家為基礎、以個案為導向的整合性照顧,其中「巷弄長照站」(C 據點)屬於社區中第一線的長照服務組織,所服務對象主要是健康、亞健康,或屬於失智、失能前期的長者,能就近取得社會參與、健康促進、共餐服務、預防及延緩失能等服務。中醫大附醫於台中成立2 處C 據點,由專業社工師駐點提供諮詢、護理師健康管理、電話問安關懷、每日健康共餐及多元社交活動辦理等服務,其中北區賴村里C 據點長照站榮獲2024 年臺中市衛生局金照獎第三名。
・ 2024 年開辦C 據點課程518 場,包含舞蹈、美術課程等,參與總人次達12,911 人。
・推動社區初級預防,醫療諮詢與轉介計78 人次,生理數據量測9350 人次。
・促進社區共融,辦理多元社交活動2 場,計24 人次;節慶活動1 場,計26 人次。連結與整合社區公、私部門之資源,並培力在地志工,創造社區永續經營。
・辦理社區體適能活動8 場,計47 人次;健康講座2 場,計39 人次;
・辦理社區公費流感疫苗接種1 場,服務35 人次。
・「智能健康促進中心」之智能篩檢站可結合「中國醫點通」App 進行自我健康管理。2023-2024 年民眾利用智能健康促進儀器篩檢,早期疾病發現就醫情形共609 件個案,發現之疾病包含早期失智症、早期視力異常發現、早期聽力異常發現及早期憂鬱症。
・2024 年共開辦C 據點課程518 場包含太極拳、合唱團等,參與總人次達12,599 人。
・2024 年針對特定目標(肌少、高血壓、肥胖民眾)共舉辦30 堂智能運動課程,經過智能健康儀器之前後測追蹤,發現智能儀器協助與健康促進課程介入後,肌少症、高血壓、肥胖相關生理指標明顯改善。
・凝聚地方社區力量,結合衛生局、里長、社區醫療群共同辦理各項社區活動或宣導。另亦開放衛生所實習生、大學學生觀摩與學習,培養社區健康種子。
・2023 年以打造智慧高齡社區身心靈全人照護,榮獲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SNQ 國家品質標章」肯定。
以居家醫療代替長期住院
中醫大附醫自2015 年起提供「居家醫療整合性照護」服務,以居家醫療替代長期住院,提供病情穩定病人出院回歸至社區生活,亦可協助因失能或行動不便,導致外出就醫困難之民眾。居家護理師除提供一般居家護理服務、失能留置管路個案出院返家照護外,並整合跨領域醫療團隊成員協同照護,團隊包括醫師、護理師、藥師、復健師、營養師、社工師及社區資源,提供居家醫療、重度居家醫療及安寧居家醫療服務,協助居家個案用藥之整合。
為妥善照顧居家醫療病人,2021 年10 月起與工研院合作引進銀髮族照護科技設備「醫疾幫生理監測平台」,以穿戴式裝置整合智慧體溫、心率、血氧及呼吸量測數據,24 小時遠距監控病人生理狀況,緊急需求時提供即時醫護協助,提升醫療品質與照護效率。2021-2024 年共收案40 位一般居家病人、63 位安寧居家病人。
・2023 年醫師訪視1,015 人次,護理師訪視6,820 人次;2024 年醫師訪視1,093 人次,護理師訪視6,629 人次。
・2024 年服務區域以臺中市北區及北屯區為主,佔服務人數53%,並擴及苗栗、彰化及南投等鄰近縣市。
・2024 年服務個案因失智症、心臟相關疾病與缺血性腦中風,而有居家醫療照護需求者,佔總收案數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