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介紹
婦兒系統部門醫師總覽
兒童醫院
蔡輔仁醫師為本院醫學研究部、基因醫學部主任,同時也是兒童遺傳科主治醫師,為中國醫藥大學特聘教授且任副校長一職。負責兒科遺傳、新陳代謝疾病臨床診斷與治療。
林武周醫師是各種內視鏡或微創內視鏡手術的權威專家,治療各種婦癌腫瘤以及骨盆重建都有優異的成績。林醫師曾擔任亞太婦產科內視鏡暨微創治療醫學會理事長。婦癌微創手術過去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任務,但科技的進步,特別是在子宮內膜癌分期手術,內視鏡手術已被證實和傳統開腹手術成效相當。另外,在微創的傷口理念之下,我們也使用達文西機械人手臂系統,進行更精準的進行手術
張主任現職是兒童心臟科及兒童加護病房 (PICU) 主任,近年帶領本科成為中部地區小兒開心手術診治及小兒葉克膜治療術中心,針對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手術及治療性心導管術均有顯著成果。大動脈轉位症的開心手術、肺動脈辦膜閉鎖的經心導管燒穿術的成功率,均達 90% 以上。小兒川崎病的長期追蹤治療人數,名列全國首位。並與中研院合作,開發出川崎病早期診斷的生物標記,裨益病童。對猛爆性心肌炎的葉克膜心肺維生儀的使用,亦有 80% 以上的成功率。這些輝煌之成績,能夠提供心臟重症病童最優質之醫療服務與環境。
郭煌宗醫師於民國93年成立兒童發展與行為科,提供兒童的發展諮詢、篩檢與正式評量,目前是全國兒童發展評量最大的評估中心,六歲以下兒童之年評估量超過一千人次以上,七到十八歲以上的兒童年評估量超過五百人次。主要服務包括兒童發展遲緩、教養問題、人際問題、適應問題、情緒障礙與學習困難,此外其他特色的行為現象也是在服務範圍之內。同時我們也提供音樂治療、心理治療、遊戲治療與生活教育訓練等介入性的服務。
周宜卿醫師現職兒童神經科主任,在周主任的領導下,本院成為兒童神經疾病之後送醫院,並積極建立本科與地區醫院、診所之聯絡網絡,整合各專科建立治療團隊,治療腦性麻痺、癲癇、腦部急症…等,治療急、重、難之病人。專長為兒科學、神經學、遺傳學
陳安琪醫師曾在成大醫學中心接受成人腸胃消化科之訓練以及台大小兒腸胃消化學科之次專科訓練,因而將許多侵襲性之檢查及治療技術帶進中部並研發相關新技術,經皮胃造廔空腸術是由本院全國首創之技術,除一般小兒腸胃疾病之檢查及治療外另外針對長期不明原因之小腸腸胃道疾病,如小腸出血及小腸腫瘤可由小兒腸胃科和內科腸胃科合作以提供小腸鏡及膠曩內視鏡(較大的孩子)檢查及處置。本院可提供小兒胃腸消化學全面性之服務及醫療。
黃高彬醫師畢業於高雄醫學院醫學系,之後即服務於高醫附設醫院小兒科,第 3 年住院醫師時開始修習研究所碩士班及博士班,分別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在師長的鼓勵下從事感染症的專長訓練和研究。民國 71 年起更開立寄生蟲病特別門診,對於台灣南部特有的廣東住血線蟲病和中華肝吸蟲病的臨床和研究有相當成就,同時,除了小兒科和感染症外,他亦著力於醫院感染管制工作,負責高醫的感染管制,而且當選為第 2 屆(1996~1999 年)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民國 76 年,登革熱在台灣南部的高雄流行,他在謝獻臣院長的指定下,辦了很多場的國際會議,也代表台灣發表登革熱的研究成果,近年來也從事輪狀病毒、腸病毒和肺炎鏈球菌等研究,發表的論文達一百八十篇。
林鴻志教授 1966 年即在院服務至今,為求醫學新知曾至美國布朗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擔任研究員。現為兒童醫院加護病房及新生兒科主任。專長領域包括:新生兒科、兒童胸腔、兒童重症、益生菌的使用等。近年來致力研究益生菌降低早產兒壞死性腸炎的發生率和死亡率,成績斐然。曾獲選商業週刊評選為百大兒科名醫。有著超親和力的林鴻志教授,更是許多新生兒、早產兒口中的奶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