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生理性厭奶多發生在出生 3 ~ 6 個月,此乃寶寶生理發展所導致的過渡階段,通常經過一段時間及相關的改善措施,厭奶的情形便能獲得改善,父母可以不必過度擔心。但若厭奶期持續太久( 超過2個月 )、漸漸體重不再適度增加、體重百分位下降兩個曲線或寶寶除了厭食以外,合併有腹脹、嘔吐、發燒或呼吸急促、活力不佳等情況,應該立即就醫,不可輕忽。
生理性厭奶常見的原因
- 寶寶味覺開始發育,對口味一成不變的奶水缺乏興趣,希望嘗試新口味。
- 此階段的寶寶認知發育迅速,對外界事物越來越感興趣,因對周圍的環境好奇導致不專心吃奶、貪玩。
- 成長速度變慢。此時的寶寶,其成長速度較趨緩和,對營養與熱量的需求不像之前那麼大,因此不像新生兒時期愛吃。
- 開始長牙,因而特別愛咬東西,不喜歡吸吮。
生理性厭奶的特徵
- 精神、活動力都很好,但就是不會餓!餵奶時會將頭別開或大哭,即便強迫餵食也總是用舌頭將乳頭或奶嘴頂出來,或是不願意吞嚥任由奶水流出。
- 喝奶容易分心。到了厭奶期時,寶寶常會因為周圍的一些人事物就停頓下來不喝了,例如:在寶寶視線範圍內有人走過或過多過雜的聲響(電視、收音機、聊天聲)等等。
如何幫助寶寶度過厭奶期?
- 不強迫,定時不定量餵食
逼迫寶寶非喝完不可,容易造成寶寶對吃或對奶感到害怕與恐懼。但仍要照原來的餵奶時間「按表操課」,奶量依寶寶的意願給予,若寶寶不喝了就不再強迫餵食,等到下一餐餵奶時間再給予。所以厭奶期的寶寶會有大小餐的問題,24 小時的奶量,只要每公斤體重能達到 80~100 ml的奶水攝取量,就符合一天的基本需要,短期而言對健康不會有所影響!
- 消耗體力增加饑餓感
白天可以藉由遊戲、按摩等方式消耗寶寶的體力,增加飢餓感以改善進食狀況。
- 改善用餐氛圍
此階段的寶寶開始對外界感到好奇,用餐時若有過多聲響或吸引他注意力的東西,寶寶會覺得這些事情比『喝奶』有趣,自然就不想吃了。請盡量在燈光柔和、安靜的空間餵食,取代充滿人聲、收音機聲與電視聲的環境。
- 改變餵食方式
正常來說寶寶大約 6 個月左右開始長牙,但有些寶寶會提早至三個月,因此特別愛咬磨東西以舒緩長牙時所造成的不適,當然也變得不喜歡喝奶了。可以改變進食的方式,嘗試用湯匙餵食,也許能讓寶寶因為新鮮感而接受!
- 奶洞大小要適當
有可能是因為奶瓶上奶嘴的奶洞太小,使寶寶吸得不順暢因此奶量才減少。可先將奶瓶倒過來,檢查一下奶瓶上奶嘴的奶洞是否能讓奶水順利流出,通常最佳的速度大約是一秒一滴!
- 奶不要與藥物混在一起餵
有些父母親因擔心寶寶不吃藥,所以將藥物混在奶中一同餵食,但多數的寶寶會發現奶的味道大不相同,進而連奶都排斥,建議餵奶時不要與藥物一起進行。
- 改變餵奶的時機
面對厭奶的寶寶,可以嘗試於半睡半醒時餵奶,在寶寶快睡著時偷偷餵他們,常常他們會喝得較多也較快,也比較不容易會有不專心受外界環境干擾分心的問題。
- 適時添加副食品
若寶寶已到了吃副食品的月齡( 4 ~ 6 個月),且無特殊過敏家族史,此時可以適時的幫寶寶添加副食品。除了可以及早訓練寶寶的口腔吞嚥協調功能外,也能補足明顯厭食時營養不均衡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