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器,是在骨折的近端及遠端放置鋼釘,再用一種金屬或高強度非金屬材料製成的特殊裝置,將裸露在皮膚外的針端彼此連接、固定起來,應用固定、加壓、牽伸作用達到治療骨折、矯正骨與關節畸形和肢體延長的技術,稱為骨外固定技術。
什麼人適合使用骨外固定器?
骨外固定器適用於以下骨折:第二到第四度的開放性骨折、骨折伴嚴重灼傷、部分不穩定性閉合性骨折、多發性骨折、感染性骨折、骨折伴軟組織缺損需做神經血管縫合者、皮瓣轉移或移植等重建手術者。
骨外固定器骨釘的照顧
骨釘傷口必須每天換藥一次,如果滲液增加時則每天做二次。其步驟如下:
- 所需要的用物有:酒精一瓶、無菌棉籤一包、2×2 cm紗布數塊、透氣膠帶一卷、紗條數條。
- 先洗淨雙手。
- 拆除外固定器上的紗布。
- 用無菌棉籤沾取酒精將針眼周圍的痂皮去除。
- 以無菌棉籤沾取酒精,將針眼周圍皮膚撐開,並擠壓以旋轉方式由內往外消毒。
- 用紗條纏繞針眼數圈,再以透氣膠帶固定。
注意!每枝棉籤只用於一枝鋼釘!已拿出的紗布或是棉籤如未使用應馬上丟棄,勿再放回袋內。
使用骨外固定器的日常照顧
- 食:高纖、高鈣、高維生素 C 及高蛋白飲食。禁菸酒、含咖啡因及刺激性食物。
- 衣:採舒適、寬鬆衣物。
- 住:洗澡時避免傷口被水濺濕。
- 行:上肢使用骨外固定器者,行走或坐起時可採用三角巾支托。下肢使用骨外固定器者,行走時可採用助行器、輪椅或柺杖支撐。
注意事項
- 需每日觀察傷口情形並記錄。患肢應無麻木感,肢端是可活動,手指或腳趾應是溫暖且呈粉紅色。
- 使用骨外固定器肢體的上下關節都可活動,並作肌肉收縮運動,如上肢可做手握拳及張開手掌的動作;下肢可做腳踝幫浦運動、腿部行肌肉收縮及放鬆的動作;每天四次,每次 10-20 下,此類運動可預防患肢關節僵硬或肌肉萎縮。
腳踝幫浦運動 |
- 不可以隨意扭轉固定器的螺絲或左右推動鋼針。
- 遵照醫師醫囑,早期下床活動。下床時會有腫脹及變色,抬高休息後即可恢復,請不用擔心。
- 如有以下現象必須來院門診:
- 傷口有膿性分泌物、異味
- 骨釘周圍有紅腫、壓痛感
- 骨釘會滑動
- 骨釘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