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紹

精神醫學部 | 引領卓越

:::

引領卓越

近十餘年來,精神疾病治療進步很大,但侷限於藥物之某些藥理作用,未能涵蓋思覺失調症所有的致病機轉,部分患者依然效果不彰。再者,現有的藥物也可能有嗜睡、動作遲緩、顫抖、僵硬或代謝異常 〈如肥胖、糖尿病、血脂肪與膽固醇上升〉 等之副作用。

日本與美國的學者最近發現若干與 NMDA (N-Methyl-D-aspartic acid, or N-Methyl-D-aspartate) 神經傳遞相關的氨基酸,如甘胺酸 (glycine) 與右旋色胺酸 (D-serine) 在思覺失調症患者血液或腦脊髓液中的含量比一般人低,而這些氨基酸對於認知功能 〈如記憶力、專注力、抽象思考、計畫能力等〉 或扮演重要的角色。這些氨基酸的欠缺、造成 NMDA 功能不足,也被認為是思覺失調症的重要病因之一。
 
肌胺酸 (sarcosine, 別名 N-甲基甘氨酸 N-Methylglycine) 這種天然的物質,在人體內能夠抑制甘胺酸在神經細胞間隙的回收,進而加強甘胺酸在 NMDA 受體的作用,所以目前已有多篇臨床報告結果證實對思覺失調症的正性症狀及負性症狀都有明顯的療效。
 

我們的團隊最近所進行的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國科會研究計畫,就是希望找出更安全的天然物以治療精神疾病。我們就人類大腦中既存的氨基酸進行臨床研究,初步發現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的患者若合併這些氨基酸,比抗精神病藥物加上安慰劑 〈澱粉〉 的療效為佳 。
 
此一發現也支持思覺失調症除以往的多巴胺假說外,NMDA 功能不足亦扮演重要角色,在思覺失調症的病因與未來可能的治療上,均有重要貢獻。我們相關研究報告已刊登於精神醫學排名第一的學術期刊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最近本團隊的研究更進一步發現肌胺酸可作為思覺失調症的單一治療 〈不合併其他抗精神病藥物〉,獲得國際間進一步的肯定。 研究報告於 2008 年 1 月1 日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 (Biological Psychiatry) 發表,並獲當期評論論文 Commentary article 推崇為下一世代最重要的思覺失調症新療法,雜誌出版社 Elsevier 並主動發出新聞稿,闡述此療法的重要性。
 
我們在這個領域獨步全球,2004 年起總共發表四篇相關文章,一篇發表於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另三篇發表於 Biological Psychiatry。當然,目前這樣的初步結果仍處於臨床研究階段 。此外,我們也正在進行其他精神疾病,如憂鬱症、強迫症等的相關氨基酸臨床研究。
 
至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