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異體幹細胞雙徑注射急性心梗病人 心衰竭風險下修!中國附醫臨床成果榮登SCI國際期刊
2022/8/2473歲吳伯伯,兩年前急性心肌梗塞,送中國附醫,放置心臟支架,並住進加護病房嚴密觀察,醫療團隊建議同步進行幹細胞治療,修補受損嚴重的心臟,並採用冠狀動脈與周邊靜脈雙徑注射異體幹細胞治療,這項全球首創的心臟治療臨床試驗法,成功輔助心臟恢復效能,讓患者重啟健康人生,這項臨床試驗獲登SCI國際期刊
腹腔高壓氣霧化療對抗難處理的「腹膜惡性腫瘤」用噴的化療更精準!
2022/3/1637歲涂先生因腹痛及體重減輕,就醫發現罹患直腸癌。進階檢查發現合併瀰漫性腹膜轉移,為最頑固的「戒指狀細胞大腸癌」。經中國附醫腹腔腫瘤熱治療中心張伸吉主任及醫療團隊評估後,建議先微創切除腫瘤以解決腸道阻塞的問題,再進行營養治療、標靶治療,最後運用腹腔高壓氣霧化療(PIPAC)治療瀰漫性腹膜轉移;在最新的一次腹膜病理切片中發現,腹膜癌細胞已消失不見,也無腹水產生,癌症指數降低到正常值
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退化性關節炎 50歲男重拾小白球揮桿樂趣
2021/12/22陳賢德主任說,中國附醫骨科部與長聖國際生技合作執行幹細胞治療膝關節炎,目前已有28例進入治療療程,其中有16例完成兩次完整治療,短期的治療效果顯著,在疼痛指數及WOMAC關節炎指數均有顯著的改善
免疫細胞輔助治療肝癌第四期 拼布老師拚出新生機
2021/11/24癌症治療除了正規的手術及化放療之外,還有新穎的標靶、免疫及創新細胞治療等輔助療法,合併多種治療更能增加癌症治療成功及控制機率。 蔡女士在接受治療期間除因標靶藥物造成的手足症候群外並無其他之副作用,精神及體力狀況都無影響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長聖生技共同攜手 研發抗癌新利器-嵌合抗原受體免疫細胞療法
2021/8/27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周德陽院長研究團隊,於2021年最新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的論文指出,使用CAR-NK細胞標靶HLA-G蛋白,能將腫瘤細胞上的HLA-G免疫干擾訊號逆轉成免疫活化訊號,達到治療多種實體癌症的效果,包含三陰性...
飲食有智慧 老得慢一點
2021/1/19端粒(telomeres)是人體染色體末端的結構,具有保護基因穩定性的作用,也是決定高等哺乳動物衰老和長壽的主要因素之一,許多研究都顯示,端粒的長度與壽命長短、壓力、基因損傷和衰老、癌症、代謝症候群等相關疾病有直接關聯。
癌症剋星新曙光 多元細胞治療新利器
2020/12/16中國附醫積極發展多元性細胞治療提供病人選擇,尤其對第四期癌症病患更是一線生機!樹突細胞(DC)治療八大惡性腫瘤第一期至第四期(第一至二級低度膠質細胞瘤和第三級高度惡性膠質瘤、多型性膠質母細胞瘤及續發性腦瘤、上皮性卵巢癌、胰臟癌、攝護腺癌、頭頸癌、肝癌、乳癌、大腸直腸癌等八種癌症)
器官晶片展現精準醫療應用 中國附醫再度榮獲國家新創獎肯定
2020/12/2「癌症器官晶片」技術由中國附醫多維列印醫學研究及轉譯中心研究團隊結合臨床醫師共同研發,可在體外建立出病人的器官或腫瘤生理微系統的特殊晶片,在體外建構包含患者的活體細胞、組織功能、及生物流體等腫瘤微環境,真實反映病人癌症組織及器官的結構與功能...
蔡長海生技-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衍生企業長聖生技強攻細胞治療
2020/7/27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衍生企業長聖生技─細胞治療的前驅者,長聖國際生技致力於研究開發免疫細胞與幹細胞療法,對相關病症給予新的治療契機,並針對每個人的差異給予個人化的精準醫療,是全方位細胞療法之新藥研發公司。
蔡長海董事長領導校院生技發展
2020/7/22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博士表示,台灣有世界一流的醫療水準和現代科技,中國醫大秉持醫學大學及醫療機構的專業角色與醫療使命,責無旁貸的肩負起防疫與醫療責任,學研界、醫界、產業界應攜手合作,透過現代科技,發展人工智慧(AI)醫療,為防疫、醫療、健康照護等相關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