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News & Message

:::
2019/6/4

追緝大腸癌 糞便潛血藏線索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內科部消化系 莊世杰醫師

55歲的林先生來到門診,一坐下就憂心忡忡地問:「醫生啊,我兩個禮拜前在衛生所做了糞便潛血檢查,衛生所通知有陽性反應,現在該怎麼辦啊?」詢問得知他從半年前開始有間歇性的腹瀉與腹痛,伴隨頭暈及全身無力的症狀,因為情況越來越嚴重,才去衛生所檢查,檢查發現異常,衛生所隨即將他轉診到醫院門診做後續處理。我替他安排了大腸鏡檢查,在降結腸處找到1個5公分大的腫瘤,切片化驗證實是惡性的,經過手術切除及化學治療,目前定期回門診追蹤。

追緝大腸癌 糞便潛血藏線索

大腸癌發生率與死亡率都很高

在國人十大死因中,惡性腫瘤始終高居第一,而大腸癌無論是發生率或死亡率都增加得十分快速。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統計,2014年全國共有1萬5764人新診斷出大腸癌,為所有癌症新診斷總數的第1位;2015年共有5687人因大腸癌死亡,在所有癌症死亡總數中位居第3。根據以上統計,大腸癌顯然是全民都需要高度關注的疾病。

雖然大腸癌的發生率這麼高,但在剛發生的初期,大部分病人都沒有明顯症狀,因此很容易被忽略。隨著腫瘤變大,漸漸會出現裡急後重、血便、腹脹、腹痛、大便習慣改變及缺鐵性貧血等現象,若不予理會,持續惡化的結果,常會造成腸阻塞而噁心嘔吐。

大腸癌的形成與日常飲食有關

大腸癌的發生與許多因素有關,首先是飲食。國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飲食習慣跟著西化,所攝取的高油脂食物及部分加工食品,都會提高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其他危險因子包括家族成員曾罹患大腸癌、有遺傳性大腸息肉症、發炎性大腸疾病與經常抽菸喝酒等。

民眾如果能夠及早調整飲食方式,改為多攝取高纖少油的食物,像是蔬菜水果等,配合多喝水、勤運動和避免便祕,自然就會減少大腸癌上身的機率。

糞便潛血篩檢可早期發現大腸癌

有鑒於大腸癌的高發生率,並且90%的大腸癌患者均在50歲以上,所以國民健康署補助50-74歲民眾,每兩年做1次定量免疫法的糞便潛血篩檢。

根據文獻,透過此一篩檢,有助於早期發現大腸癌,進而使死亡率降低18-33%。如果糞便潛血為陽性,應直接做大腸鏡檢查,以確認是否有大腸癌;如果大腸長了息肉,可在檢查時一併切除,避免息肉不斷長大而產生癌化。

許多糞便潛血呈陽性反應的患者,因為害怕做大腸鏡而拒絕後續追蹤,這是相當可惜的。現在的大腸鏡檢操作技術進步,再加上適當的鎮靜或麻醉,可將不舒服的感覺降到最低,所以為了自己好,千萬不能放棄檢查。

萬一還是排斥侵入性的檢查,可以考慮做下消化道攝影,利用腹部電腦斷層掃瞄重組大腸影像的「虛擬大腸鏡」,或者使用膠囊內視鏡,都能輔助大腸癌的診斷。

一旦經由內視鏡確診為大腸癌,下一步就需要以電腦斷層掃瞄來測量腫瘤大小和腸道的侵犯深度、是否已轉移至淋巴及是否有遠端的轉移等等,據此評估癌症期別,再來決定治療方法。

根據統計,大腸癌的5年存活率,0期到1期有90%以上,第2期80%,第3期65%,第4期則驟降到10-20%。由此可見大腸癌能不能做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與預後息息相關。

微創手術是當前的治療主流

在確定大腸癌的診斷和期別之後,醫師會根據病人的整體狀況來選擇治療方法。大腸癌的治療方法很多,包括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標靶藥物以及放射線治療。

絕大多數的患者以手術治療為主,與傳統的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手術(甚至是在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之下)的傷口疼痛感較小,傷口復原較快,住院天數也較短,而且治療效果相若,所以微創手術是目前的治療主流。

如果是手術無法完全根除的大腸癌,或是手術後要延緩復發,病人則需接受化學治療。

化學治療一般是利用人工血管將化療藥物滴入體內,是一種全身性的治療,不同種類的化療藥物可能會有不同的副作用,但多數副作用都可以用藥改善,且而且化療結束後,副作用的症狀就會減緩。

另外,健保已核准部分標靶藥物,在病情適合的情況下與化學治療併用能夠提高療效,而且即使前線化療效果不佳,仍有後線的標靶藥物可以幫忙來延長存活時間。

放射線在大腸癌的治療多為姑息性的角色,通常是用於手術無法根治的晚期患者,以其作為輔助治療。由於大腸在腹腔中會不斷蠕動改變位置,在做放射線治療前,必須接受放射腫瘤科醫師評估,當評估認為能精準打擊到癌細胞才可以實施。

醫師的叮嚀

大腸癌雖然聽起來可怕,但當今醫學已有相當不錯的治療效果, 民眾只要不諱疾忌醫,定期篩檢,一有異狀立即接受積極的醫療處置,仍然可以救回自己的健康。 

資料來源 : 中國醫訊第170期

相關文章

至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