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News & Message

:::
2019/6/10

腦深部刺激術 長駐巴金森病患者 腦海深處的電動潛水艇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神經部 呂明桂醫師鄭宇凱醫師蔡崇豪主任

自從201年前,英國James Parkinson醫師首度描述了6位巴金森病患者的症狀和徵候之後,全世界的神經科學家及醫師們無不絞盡腦汁,想要尋求對付這種棘手且導致殘障比率極高疾病的治療方式。

腦深部刺激術 長駐巴金森病患者 腦海深處的電動潛水艇

左多巴藥物治療的蜜月期長短因人而異 

左多巴藥物的使用,一開始讓人們充滿了希望,因為這類藥物於疾病初期的確為病人帶來很大的助益,一些常見的動作障礙如動作遲緩、肢體僵硬乃至靜止性顫抖等,都會得到某種程度的改善。這段期間稱為藥物治療的蜜月期,因神經退化的程度及使用藥物劑量的不同,每位病人藥物蜜月期的長短也不盡相同。一般而言,典型的巴金森病患者以適量的左多巴藥物治療,藥物蜜月期通常不會少於5年。倘若病人在治療5年內,一直感受不到左多巴藥物帶來的助益,臨床醫師就會懷疑病人屬於非典型巴金森病,給予的治療方式和典型巴金森病也會有所不同。

雖然口服藥物在典型巴金森病的早期,治療效果不錯,但隨著病程進展和疾病嚴重度增加,原有的藥物效果會逐漸消退,藥效持續的時間也愈來愈短,有些病人甚至會出現異動症(dyskinesia)。藥物失效時的肢體僵硬與藥物作用時的異動症,頻繁地交替出現,對巴金森病患者的生活品質終究會造成重大影響。

腦深部刺激術能對抗嚴重的巴金森病 

1987年,法國神經外科Alim Louis Benabid醫師發現以微電極高頻刺激巴金森病患者腦部的視丘神經核,竟能有效緩解顫抖等症狀,經過多年來不斷的臨床經驗累積,腦深部刺激術已成為現今對抗嚴重巴金森病的利器之一。  

腦深部刺激術從開始發展至今約30年,已有許多回顧性的文獻指出,這項治療對病人具有長期的臨床效果,不但能有效降低左多巴藥物的使用劑量,且能控制動作障礙。

如同一艘潛入腦海深處的電動潛水艇

腦深部刺激術究竟是如何透過複雜的神經迴路,修正巴金森病患者腦中的功能障礙,一直是學界熱門的研究議題。我們或許可以用簡單的譬喻來理解其作用方式,人類腦部的功能猶如大海般遼闊複雜,任何動作的執行指令就如同來回穿梭於海洋中的魚群與洋流,需要循著一定的方式流動才不至於下錯指令而導致動作障礙。 

巴金森病患者腦深部的神經核由於退化的關係,會產生各項訊息無法正常流動的現象。腦深部刺激術就像是潛入病人腦海深部的電動潛水艇,以適當的頻率和電流直接驅動停滯或混亂的魚群與洋流,藉以改善病人的動作執行。因此可想而知,若要達到好的治療效果,有些條件是必要的。第一、我們要選擇這個電動潛水艇能夠驅動的海域,意思是病人的狀況要適合接受腦深部刺激術,若是追蹤5年的診斷為非典型巴金森病,就不適合執行這項手術了。第二、要有良好的定位。電動潛水艇需要停留在最適合的地點才能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這有賴神經外科、神經內科、神經放射科以及麻醉科在手術中的充分合作才有可能達成。第三、良好的遙控和保養。腦深部刺激器的微小電極最終會埋在腦深部視丘下核中,猶如潛水艇潛入極深的海洋,醫師會依照病人的症狀使用一組體外遙控器來調整刺激參數,確保最好的治療效果,因此定期的審視刺激參數及調整藥物都是頗為重要的環節。

它是捍衛患者動作執行秩序的終極武器

因為腦深部刺激術對於典型巴金森病患者的幫助已累積足夠的證據,我國衛生福利部於2015年起將刺激器納入給付範圍,嘉惠了不少病友。但是,仍有一些巴金森病的症狀並非腦深部刺激術所能改善,例如平衡障礙與便祕等。另外,如果病人除了動作障礙,還合併有明顯的認知功能障礙、情緒障礙,或是對左多巴藥物反應不理想,就比較不適合施行這種手術。

如同現代新型潛水艇的設備先進,腦深部刺激器已發展出新型的微電極晶片,不但刺激的方向具有彈性,可供調整的刺激模式更加多樣化,在不久的未來更可依照病人本身的生理參數自動調整刺激模式。對於巴金森病患者而言,這項仍持續發展的現代醫學技術,的確成了捍衛腦海中動作執行秩序的終極武器。

參考資料

Krack P, Martinez-Fernandez R, Del Alamo M, Obeso JA. Current applica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surgical treatments for movement disorders. Mov Disord. 2017 Jan;32(1):36-52. doi: 10.1002/ mds.26890.

資料來源 : 中國醫訊第181期

相關文章

至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