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News & Message

:::
2025/8/18

椎間盤突出(下篇)手術面面觀!這幾招幫你解決腰痠背痛!

上篇我們已經和大家討論過椎間盤突出的保守與介入性治療方式,但若病情嚴重到神經壓迫,甚至出現馬尾症候群(Cauda Equina Syndrome)導致大小便失禁或下肢無力,就需考慮手術介入。除了傳統手術之外,最新的極微創手術是什麼?有哪些人適合極微創處理?除此之外,還教你幾招可以在家自己練習的復健動作,給你滿滿的椎間盤突出大補帖!

諮詢/ 台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復健科主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總院復健部主治醫師 劉東桓
撰稿/王彥婷

 

所謂「極微創」,指的是介於保守治療與傳統手術之間的一種方式,這類手術最大特色就是傷口極小,僅約針孔大小,只需局部麻醉,手術時間約三十分鐘,術後大多數患者可在當天自行下床,甚至無需住院。

像是經皮雷射椎間盤減壓術,術中透過高能雷射燒灼椎間盤內部組織,使突出的部分回縮,從而減少對神經的壓迫。整個過程中病人只會感覺到局部微熱感與輕微痠脹,幾乎無明顯疼痛。這類微創手術不只安全性高,療效也經文獻支持:國外統計顯示,有七成病人術後症狀可立即緩解,五年後仍有七成以上維持穩定成效。分年齡族群來看,術後改善程度滿意度在 17 至 40 歲達 98.4%,41 至 60 歲為 85.7%,即便是 61 歲以上,也有 73.7%,顯示這是一種適合廣泛年齡層、立即有效的治療方式。


△劉東桓醫師進行經皮雷射椎間盤減壓術。

 


另一種常見方式是經皮腰椎擴孔神經解離術,主要針對椎間孔狹窄、黃韌帶增厚所導致的坐骨神經痛,透過特製導管移除壓迫神經的周邊組織,減輕症狀。

 


△劉東桓醫師進行經皮腰椎擴孔神經解離術與腰椎孔神經壓迫示意圖。

 

根據劉東桓醫師的經驗,這兩類微創手術患者年齡從二十多歲到八十多歲皆有,其中不乏原本對手術心存恐懼、嘗試過各種保守療法卻仍無改善的患者。像一位31歲病患,因運動傷害導致長年左側坐骨神經痛,無法久坐或久站,痠麻感一路從腰部延伸至腳底,嘗試了各種治療都無法改善,最後接受經皮擴孔神經解離術,術後半小時就能下床行走,當日就返家,數年來的疼痛終於解除。另一位五十多歲的患者則選擇雷射減壓手術,術後當天疼痛緩解六至八成,恢復迅速。

 

兩種極微創手術與傳統手術比較

 

腰椎手術比較表

項目 經皮雷射腰椎椎間盤減壓術 經皮腰椎擴孔神經解離手術 一般傳統腰椎手術或微創手術
傷口 極小(針孔大小) 小(0.8 公分)
恢復速度 術後即可下床行走 術後即可下床行走 需至少 1–2 天後才可下床行走(視開刀狀況而定)
住院 可選擇不住院 可選擇不住院 需住院
破壞性 高能雷射燒灼椎間盤,使突出的椎間盤縮回緩減神經痛。 破壞性小,僅局部破壞退迫腰椎神經的黃韌帶等周邊組織。 會破壞脊椎椎板。
麻醉風險 無須全身麻醉 無須全身麻醉 有全身麻醉風險
手術時間 半小時 半小時 2–4 小時
手術限制 腰椎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影像顯示,神經壓迫過大嚴重或已發生下肢無力及大小便失禁等症狀則不建議。 無限制。

 

 

成效這麼好 那我該選極微創嗎?

一般來說,極微創手術主要根據症狀嚴重程度來評估是否適合,藉由腰椎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的影像,判斷椎間盤突出的程度及椎間孔狹窄程度能否進行極微創手術,但若是嚴重下肢乏力及大小便失禁這種狀況,還是建議以傳統手術為主較佳。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雖然極微創手術併發症較少,但術後有時會出現暫時性下肢乏力現象,大部分是因術中施打局部麻藥在椎間盤手術位置所導致,乏力感大約2~3小時,最多到隔天早上就會恢復。術後可搭配熱敷、電療、雷射、震波等整合型復健治療,若還仍有神經痛麻現象,術後過三至六個月後才能做腰椎牽引。

 

何時不建議開刀?


常見「不建議手術」的情況:

1.症狀輕微,或改善中:腰痛或放射痛已經穩定改善;症狀可透過復健、藥物或注射控制;功能未受明顯影響(走路、工作都還行)。這時候不僅不需要手術,動刀反而風險大、得不償失!
 

2.影像與症狀不一致:MRI 顯示椎間盤突出,但病人沒有明確的神經壓迫症狀,甚至壓迫的位置與疼痛部位對不上。這類情況若開刀,有可能開錯地方或效果不明顯。

 

3. 只有慢性腰痛、沒有神經症狀:單純的慢性下背痛,沒有腿麻、腿痛、肌力退化,這是很常見的狀況,但背後原因通常是肌肉失衡、姿勢不良、椎間盤退化等原因。這類手術效果不如保守治療來得好,風險又高!
 

4. 全身狀況不佳,手術風險過高:高齡、心肺功能差、糖尿病控制差、凝血功能異常,或需長期服用抗凝血藥(如 Warfarin、Plavix)。即使符合手術條件,醫師也會權衡風險再三考慮。
 

5. 已接受過一次手術但復發/效果不佳:「術後疼痛症候群」(Post-surgical spine syndrome),傷疤、沾黏、結構改變反而使手術難度提高、成功率下降, 這類情況可能更適合進行介入性止痛治療或復健整合治療。

 

以下是一些安全且有效的居家復健運動,適合大多數輕中度背痛患者,可

減輕背部疼痛、增強核心肌群、提升下肢柔軟度,改善姿勢並避免再受傷。提醒大家,若併有嚴重椎間盤突出、脊椎滑脫或神經壓迫,或是運動時腰痛惡化、腳麻嚴重,千萬不要硬做運動,建議先諮詢醫師哦!

 

一、 屈膝抱胸(Knee to Chest Stretch)


 

二、 腰椎轉體(Supine Lumbar Rotation Stretch)

 

三、 抬臀運動/橋式(Glute Bridge)


 

四、 平躺直膝抬腿(Straight Leg Raise, SLR)


五、 臀肌伸展(Glute Stretch)


六、 大腿後側伸展(腿後肌群/Hamstring Stretch)


七、 貓牛式伸展(Cat-Cow Stretch)

 

八、獅身人面像拉伸(Sphinx Stretch / Sphinx Pose)

 

 

(感謝中國附醫復健部治療師林家正、林筱曄、洪嘉珮協助動作拍攝與示範。)

相關文章

至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