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救人的雷射光-靜脈雷射
2022/5/16靜脈雷射的波長落在紅光區,在過去又稱為低能量生化雷射治療或氦氖雷射治療,是一種波長為632.8nm的低能量雷射紅光,透過靜脈留置針侵入到血管內的照射治療,因此在治療過程中難免會有疼痛與感染的風險。
自我評估「肌少肥胖症」 中醫調養增肌又減脂
2022/3/24肌少肥胖症顧名思義包含了「肌肉質量減少」與「肥胖」。一般人的肌肉量自青春期開始增加,30歲左右達到高峰,之後便逐年下降,50歲之後更是以每年1∼2%的速率在流失。肌肉量減少理應讓人看起來消瘦,但肥胖伴隨的脂肪囤積填充了原本的空間,導致看似中等身材...
防疫食戰 6尖兵助您贏得免疫
2022/2/16目前國內疫情仍持續,除了勤洗手、戴口罩、注意個人衛生,提升自身免疫力以增加自身保護力尤其重要。居家防疫期間,飲食該如何準備,六大類食物怎麼採買,吃哪些東西有助於提升免疫力?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長聖生技共同攜手 研發抗癌新利器-嵌合抗原受體免疫細胞療法
2021/8/27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周德陽院長研究團隊,於2021年最新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的論文指出,使用CAR-NK細胞標靶HLA-G蛋白,能將腫瘤細胞上的HLA-G免疫干擾訊號逆轉成免疫活化訊號,達到治療多種實體癌症的效果,包含三陰性...
中醫養生調理之道—護腎養脾胃、防癌抗老
2021/7/19隨著醫療的進步,壽命的延長,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追求健康促進及抗老化成為一種風潮。根據研究,身體機能在35~40歲之後會隨著年紀增長慢慢退化,民眾關心的除了關節退化,還有肌肉減少、骨質變差、免疫力下降、記憶力變差、罹患癌症的風險也會上升。
什麼是中醫通乳針?針灸治療產後塞奶效果好嗎?
2021/7/19中醫通乳針的治療頻率會依照乳腺阻塞的實際情況而定,輕微阻塞大部分治療1~3次就有明顯改善,若比較深層的硬塊大概需3~5次的治療;治療後建議仍需維持固定時間親餵或擠奶,以免再度阻塞。
預防新冠病毒 吃對營養素提升免疫力
2021/7/9根據研究表示透過攝取足夠量的微量元素,藉由其抗氧化特性以及免疫調節的作用,可能有助於減少病毒量以及減少重症的發生,如維持均衡飲食就能獲得大部分所需的營養素,民眾可以在每日的餐食中多選擇此類食物來提高攝取量
根治慢性B肝現曙光!B肝病毒的免疫檢查點 開啟治療新契機
2021/6/23根治慢性B肝現曙光,蔡宗佑醫師透過中研院與中國醫大合辦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參與謝世良博士所帶領的研究團隊,發現B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HBsAg)存在著唾液酸聚醣,會與人體免疫細胞上的免疫檢查點Siglec-3結合
疫情期間如何提升兒童呼吸道免疫力?
2021/6/22呼吸道在中醫屬於五臟中的「肺」,肺主氣、衛外,管理一身之氣,與免疫防禦力有很大相關。「肺氣虛」的兒童常有容易流汗、一吹風受寒就感冒、反覆咳嗽的問題,可以透過以下8種居家照護方式提升呼吸道免疫力。
異位性皮膚炎之藥物治療
2021/6/3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 AD),是皮膚屏障保濕功能異常而造成乾燥、發炎等症狀,是一種反覆發作又合併免疫系統失調的慢性皮膚病。約有一半的小朋友會合併過敏性鼻炎、氣喘、過敏性結膜炎等,究竟異位性皮膚炎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