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裝置新型心室輔助系統 心臟衰竭病人重返職場
2017/6/5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外科李秉純主任今年3月間以「新型心室輔助系統裝置手術」,成功挽救一位53歲男子的致命性心臟衰竭。患者在術後兩週平安出院,重返職場。
你沒力了嗎? 好發於年輕女性及老人的肌無力症
2017/5/29肌無力症是發生在神經肌肉交界處的自體免疫疾病。神經能控制肌肉的運動,訊號從神經發出後,要傳遞到肌肉,肌肉才會有動作。神經細胞末梢會釋放出一種稱為乙醯膽鹼的化學物質,與肌肉細胞上的乙醯膽鹼受體結合後,引發一連串的化學反應,使得肌肉細胞開始收...
子宮內膜異位症 及時治療可免後顧之憂
2017/5/25子宮內膜異位症,顧名思義即是子宮內膜生長在子宮腔以外的地方,若長在卵巢內,則形成所謂的巧克力囊腫;長在子宮肌層,即稱之子宮肌腺症;子宮內膜也可能跑到骨盆腔內的任何器官上生長,諸如膀胱、輸尿管、腸道與闌尾等,甚至造成沾黏,使得器官功能無法正常...
護腦顧命救神經 急性腦血管梗塞治療新趨勢
2017/5/24腦中風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3位,僅次於惡性腫瘤及心血管疾病。腦中風輕則造成個人肢體無力、感覺異常,重則引起終生殘障,甚或意識昏迷、喪失生命。
預防偏頭痛 補充與替代療法新進展
2017/5/22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過頭痛的經驗,頭痛分為原發性與次發性,原發性頭痛是沒有特殊病因的頭痛,腫瘤、感染、外傷造成的頭痛則稱為次發性頭痛。在原發性頭痛當中,偏頭痛十分常見,特徵為單側發生,伴隨怕光、怕吵、噁心、嘔吐的症狀,嚴重時甚至會造成暫時失...
頭頸癌治療後的復健 提高生活品質必做
2017/5/18頭頸部癌症常見的有口腔癌、顏面部腫瘤、喉癌、食道癌與甲狀腺癌等。病人接受外科手術移除癌細胞,並依照腫瘤侵犯程度斟酌給予淋巴清創處理後,多半還會與血液腫瘤科醫師討論,選擇進行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或兩者合併處理。
子宮異常出血 女性的紅色危機
2017/5/17女性從初經(一般是12-14歲之間)過後到更年期來臨之前,會週期性的經歷子宮出血這回事。這是因為女性的子宮除了漿膜層之外,還分為兩層,包括最內層較薄的內膜層與靠外較厚的肌肉層,排卵正常且月經規律的育齡婦女,內膜層會每個月增厚,為懷孕著床做準備...
不想再當藥罐子! 巴金森氏病藥物治療新發展
2017/5/16巴金森氏病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為盛行率第2名的神經退化疾病。此病乃由於腦部黑質(Substantia nigra)多巴胺的神經細胞退化,因而減少分泌多巴胺至基底核。基底核與腦部的大腦皮質、丘腦及腦幹緊密聯繫,負責動作的調節,當多巴胺神經細胞分泌多巴胺的濃度...
NOTES手術 看不見傷口的子宮切除
2017/5/15所謂NOTES手術,全名為Natural orifice translumenal endoscopic surgery,指的是利用人體的自然孔洞(如:陰道、肛門),作為進入腹腔的路徑,而避開以往從腹部作切口的手術方式。它的好處是傷口小,且傷口隱藏在上述孔洞中,癒合之後看不見傷口,不但減輕了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