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News & Message

:::
2020/12/1

與時間賽跑的腦中風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急症暨外傷中心急診部 林家葳醫師

50歲的張先生,從20幾歲開始有每天抽菸的習慣,平常只有感冒、筋骨痠痛時會去診所看診拿藥,自己覺得身體狀況還可以。去年做了簡單的身體健康檢查,抽血報告除了膽固醇偏高之外,血糖及血壓都正常,醫師詢問了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及其他家族史之後,建議做飲食控制,開了7天的降膽固醇藥物。然而,張先生覺得吃藥有點麻煩,因此並沒有很認真的吃藥,也沒有回門診追蹤。 

與時間賽跑的腦中風

某天一大早,張先生6點起床,發現右手和右腳不太靈活,但稍微運動一下,覺得好像又正常了,就騎機車去上班,途中差點發生小車禍,因為沒看到右側機車,好像眼睛沒看清楚,到了上班地點,右邊手腳無力又發作了,同事發現張先生臉部歪斜、口齒不清無法溝通,趕緊請他去醫院掛急診。 

張先生到了急診已經無法行走,家人與醫護人員講什麼也聽不明瞭,緊急照會神經科醫師向張太太說明檢查結果與治療方法,醫師解釋說中風發作時間已超過3小時,無法用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但發作時間在6小時內,根據電腦斷層判讀結果,或許可以考慮動脈內血栓移除術,搶救即將缺血壞死的腦部區域讓預後更好。張太太面對先生突然發生如此嚴重的中風,已經癱在床上無法言語,醫師的解釋讓她一時之間六神無主,面對黃金治療時間壓力,她又得趕快做決定簽署同意書。 

中風的高危險群 

為何會中風?中風是急症,但大多數已有一些慢性未被發現或忽略的危險因子,以血管狀況大略分為出血性與缺血性中風,出血性多與高血壓有關,而缺血性與三高以及抽菸有關,還有心房顫動所造成的血栓阻塞,其他少見病因如凝血功能異常,自體免疫疾病,血管炎,癌症等,隨著年紀增長,中風機率又更高。 

最常見的原因就是三高,中風症狀有許多表現,例如單側無力、單側麻木、臉歪嘴斜、口齒不清、吞嚥容易嗆咳、眼睛複視、步態不穩、手腳不協調、失語症、單側感覺忽略現象、視野偏盲及意識昏亂譫妄,也有可能出現雙側皆無力,甚至直接昏迷的症狀。 

中風前兆要有警覺 

有時中風的症狀輕微,初發作時,許多病人尚能行走工作,或是症狀時好時壞,只出現幾分鐘、幾小時後又自行恢復,因而忽略發病,並未在發病當下立刻去急診求診,也有病人相當不警覺,中風症狀前兩天很輕微,到了第3天不能行走時才緊急就醫;有的病例是持續輕微症狀,比如只有稍微臉歪或跛行,經親友提醒後才到醫院就醫,而發病時間可能已經過了一星期。 

搶時間搶救大腦 

發生中風症狀,最重要的是搶時間,把握「黃金三小時」內到醫院,就符合施打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的時間,但除了符合時間外,也需要醫師評估是否其他條件也適合施打藥物,例如病人是否有出血的風險,神經學及影像學的檢查等。隨著國內外研究的進展,施打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的時間限制可延長到4.5個小時,我們還是要記住大原則,搶時間搶救大腦還是最首要,越早施打藥物所獲得的預後越好,3小時內還是效果最佳。 

在施打藥物之前,醫師評估確認病人適合施打血栓溶解劑,也會解釋此種治療的好處與副作用,好處是根據以往的研究結果,施打後3個月病人預後比一般處置還好,大概約三分之一施打血栓溶解劑的病人之後仍可簡單生活自理,而副作用則是大約5~10%會 有出血的風險。 

在醫學中心因為有多專科醫療人員及檢查設備齊全的條件下,少數病人可以在中風超過3小時而在6小時內,接受動脈內血栓移除術,目前急性大血管阻塞的缺血性腦中風,若是前循環在8小時內或後循環在24小時內出現症狀,有機會申請健保給付經腦動脈血栓去除術所使用的取栓支架,前提還是需要專科醫師審慎評估。

常見的中風症狀 

一般民眾,首要就是要簡單認識中風的症狀,再來就是懷疑有中風的病人應儘速就醫。 

常見中風症狀如下: 

一、臉部症狀,臉歪嘴斜,眼睛偏斜; 

二、單側手腳無力麻木; 

三、口齒不清,語言障礙。 

把握黃金3小時 

有「三高」慢性病與抽菸習慣的人,即是中風的高危險群,有三高慢性病與中風家族史族群平日要注意,做好慢性病控制並戒菸,可以預防降低中風機會,已發生中風的病人,除了早期積極復健,也需要長期門診追蹤,利用藥物幫助三高控制,缺血性中風患者需服用抗血小板藥物,以期預防二次中風,當然戒菸也是不可或缺的。中風後遺症所造成個人的生活不便以及經濟和家庭的負擔,不可不慎,預防即是最好的治療,再者,及早發現中風及早治療,把握「黃金3小時」,搶時間救大腦。

資料來源 : 中國醫訊第191期

相關文章

至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