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News & Message

:::
2021/3/4

看節氣學中醫~驚蟄與時疫(流行病)的中醫預防保健(上集)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診斷科 林于娟醫師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每年三月的5或6日為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在這一天大地的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故名此時節為「驚蟄」。而古人也觀察到隨著天氣的回暖,萬物萌動之際,一些細菌病毒也蠢蠢欲動,常常會有流行病的爆發,而在古代稱流行病為時疫,疾病特色為病勢來勢洶洶,每一次的病毒突變,總是為人類帶來健康的威脅。而台灣的流感病毒好發季節橫跨冬季到春季,每年12月-3月為大流行的季節,而2019新冠肺炎病毒,也在2020年的春季,在台灣與全球每一個角落開始大爆發,可見對於這個初春季節,對於流行病的預防仍不能掉以輕心。

看節氣學中醫~驚蟄與時疫(流行病)的中醫預防保健(上集)

誰會受到時疫(流行病)的感染

《黃帝內經》中指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由此可見時疫傳染力之強,無人能倖免。2019年的新冠肺炎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罹患重症甚至死亡風險最高的族群是60歲以上,及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癌症等患者。

感染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常見症狀

人類感染冠狀病毒以呼吸道症狀為主,包括鼻塞、流鼻水、咳嗽、發燒等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另外也有少部分會出現較嚴重的呼吸道疾病,如肺炎等。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亦發現有嗅覺、味覺異常、腹瀉的情形。若有上述症狀且有相關旅遊史、接觸史,應即刻撥打1922並依指示就醫。

面對時疫(流行病)的防護策略

預防措施與其他呼吸道感染相同,包括勤洗手、配戴外科口罩,儘量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且避免接觸野生動物與禽類。

面對時疫(流行病)更積極的自我防護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即調節人體的正常生理運作功能,強化身體的抗病能力,一直是中醫對付傳染性疾病的主要治則。培養一身浩然正氣,提升免疫力,你可以這樣做:

(1) 規律作息,良好的休息和睡眠,並保持平常心情。

(2) 均衡飲食,三餐定時,勿生食。

(3) 水分補充適當,順暢解尿排便。

(4) 適度運動,養生操或太極拳也是很好的活動。

(5) 慢性疾病患者按時服藥,定時就醫回診追蹤。

(6) 可依中醫師指示,選擇適合自己的中藥茶飲輔助提升免疫力。

相關文章

至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