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險群
有一些人比一般人容易罹患大腸直腸癌,這一些人我們稱之為高危險群,包括:
- 過去曾罹患大腸直腸癌,並經手術治療後的病人。
 - 父母或兄弟姊妹曾罹患大腸直腸癌者。
 - 潰瘍性結腸炎病人。
 - 曾患大腸息肉者,或是父母、兄弟姊妹被發現有息肉群症者(息肉數在100個以上)。
 - 家族曾患有腺癌(如肺、腸、胃、卵巢、甲狀腺、乳癌)者。
 - 飲食習慣:與攝取高蛋白、高脂肪及精緻食物較多的族群有關。
 
症狀
- 貧血、虛弱易疲勞
 - 腹脹及腹痛(因腸阻塞)
 - 腹部腫塊及淋巴腺腫大
 - 大便習慣改變(如腹瀉、便秘、排便困難或排便不規則)
 - 大便變細(糞便形狀發生改變)
 - 肛門出血
 - 大便中帶血
 - 體重減輕
 - 食慾不振
 
早期發現法
- 一般民眾:
 - 每年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
 - 若有便血、大便習慣改變,不明原因之腹脹、貧血等疑似症狀,請立即找大腸直腸外科專科醫師做進一步檢查。
 - 高危險群:
 - 除每年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外,應在醫院做一次全大腸鏡檢查,若發現癌前病變,立即接受治療。若為陰性,則遵循醫師囑咐,定期追蹤。
 
處置
- 大腸直腸癌的治療以外科手術切除為主,早期發現之原位癌接受大腸內視鏡切除術,若較晚期發現則需接受大腸切除手術。
 - 輔助療法:有放射線療法、化學療法及免疫療法,但只能暫時幫助預防復發或惡化太快。
 
預防方法
- 吃低動物性脂肪食物:
 - 肉類:多吃雞(白肉)、魚;少吃牛、羊、豬肉(紅肉)。
 - 油:使用植物油。
 - 吃高纖維食物:
 - 新鮮非精製穀類:胚芽米、糙米、全麥。
 - 新鮮蔬果(未經加工處理)。
 - 養成正常的排便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