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資訊
產後出血
產後出血
2024/1/31
產婦死亡的三大原因是出血、感染、高血壓疾病。出血所造成的死亡佔第一位。
產後出血的分類
- 早期產後出血:胎兒娩出後 24 小時內總出血量自然生產大於 500 ml,剖腹產大於 1000 ml。以胎盤娩出後,產後 1 ~ 2 小時內的出血發生最多、最常見。
- 晚期產後出血:指發生在胎兒娩出後 24 小時後至 6 週之內的任何時間的出血。
產後出血常見的原因
- 子宮收縮無力:主要的原因有生產的時間過長,而使子宮筋疲力竭;以及多胎懷孕、羊水過多、經產婦麻醉過深。
- 產傷與撕裂傷:常見的有子宮裂傷,子宮頸裂傷,會陰裂傷等,而其最常見的情況包括子宮頸未開全而強行陰道接生、急產。
- 胎盤碎片殘留:胎盤若未完全排出會影響子宮的收縮,胎盤排出後醫護人員要檢視是否完整。
- 血管凝固機轉異常:死胎、羊水栓塞及胎盤分離過早,都可能用掉血液的纖維蛋白素原而產生凝血問題。
臨床症狀
- 陰道出血、脈搏快而弱、血壓下降、臉色蒼白、皮膚濕冷、呼吸短促、出冷汗、甚至發生休克現象。
臨床處置
已發生產後出血,積極處理有三個目標:
- 止血:依出血原因處理。
- 維持正常的循環血量,以避免發生休克和貧血。
- 預防感染。
護理措施
- 協助按摩子宮。
- 按醫囑給予子宮收縮劑。
- 持續監測產婦的生命徵象。
- 監測惡露的量、顏色、氣味(通常一塊產墊相當於 60 ~ 100 c.c的量。若在 15 分鐘內一塊產墊全濕或在 1 小時內 2 塊或更多的產墊全濕透,表示為產後出血。
- 予產婦平躺、頭部放低的姿勢。
- 必要時,給予產婦氧氣吸入。
- 靜脈注射生理食鹽水或含乳酸之林格氏液並準備輸血。
- 按醫囑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
- 給予安靜之環境。
- 給予心理支持及衛教。
預防措施
- 產前的預防措施:產前檢查而做好血液檢驗,得悉每一位產婦的血型及凝血的問題。
- 胎盤娩出後預防產後大出血的措施:
- 產檯上檢查胎盤、產道,避免胎盤碎片殘留。
- 產道裂傷嚴重時,以紗布壓迫止血。
- 膀胱脹時,子宮收縮不好,故宜 4 ~ 6 小時解尿一次。
- 給予子宮收縮劑。
產後出血的合併症
- 腎小管腎病:當產婦收縮壓低於 80 mmHg,而持續數小時以上,便可能由於腎小管損壞,而發生無尿症。
- Sheehan's 症候群:大量出血之後,腦下垂腺前葉因為缺氧而壞死,爾後發生內分泌失調及無月經症。
- 慢性貧血。
- 缺乏奶水:產後出血之後,產婦缺少奶水,是一個很常見的情形。由於沒辦法餵奶,缺少對子宮的反射刺激,更增加子宮收縮的不良。
- 產褥熱:有的學者認為失血比沒有良好消毒更容易發生產後的感染。
- 死亡。
- 高美玲(2022).實用產科護理(第九版).華杏。
製作單位:婦產部產科 編碼:HE-60016
若有任何疑問,請不吝與我們聯絡
電話:(04) 22052121 分機 12188、13990
若有任何疑問,請不吝與我們聯絡
電話:(04) 22052121 分機 12188、13990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暨體系院所